勞委會決定針對放無薪假勞工提供薪資差額補貼,一旦失業率連續3個月只升不降,且請領失業給付,佔就業保險人數的比重逾2.2%時,勞委會將對「勞保投保薪資」減薪幅度超過2成以上、8成以下的勞工,以就業保險基金提供5~7成的薪資補貼。
不過,為免雇主因此大放無薪假,勞委會設定補貼的門檻很嚴格,失業要比去年金融風暴還慘烈,才會啟動。
勞委會委員會議通過「就業保險促進就業實施辦法」草案,針對經濟不景氣,勞工可能因工時縮減、薪資大減,提出補助方案。
該項方案的門檻是,企業減少工時及薪資的幅度,必須是前3個月平均的2成~8成,減少後薪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17,280元,採月薪制,放無薪假前勞工平均每週工時達35小時以上者,才能申請。
此外,薪資補貼是由就保基金買單,補助基準亦以勞保投保薪資為準。
符合標準的勞工,政府補貼無薪假後薪資差額的一半,如果勞工願意每個月接受16小時的職訓,補助成數最多可達7成。補助期間以半年為限,最多可延長到1年。
至於減薪幅度達9成,或減薪後薪資低於基本工資的勞工,為何不能請領補助?勞委會說,雇主減薪程度已超過一般標準,公司經營情況嚴峻,「救也救不了」,不應虛擲資源。
根據該補助辦法,若勞工原勞保投保薪資是3萬元,雇主減少工時後,每月投保薪資縮減成2萬元,與原勞保投保薪資差1萬元,則政府每月可以補助5千元,若勞工參加職訓,則可補貼到7千元。
勞委會預估,薪資差額補助開辦1次需花52億元,就保基金總額目前雖還有591億元,但依照就保法規定,就保基金中能支應薪資差額補助的金額僅80億元,因此開辦一次後就無財源,勞委會是否會修法,取消或放寬就保基金支應補助上限,有待觀察。
勞委會預計4月公告該方案後即實施,但由於發放補助的門檻,是以去年金融海嘯最嚴重時的「就業保險失業率2.2%」為標準,意即符合請領失業給付人數破12萬人才會啟動,因此,除非未來失業情況比去年金融風暴還要慘烈,勞工才有機會領到政府補助。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2010/03/26 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相關報導】
減薪假 須勞資協議同意
行政院勞委會為讓勞工在不景氣中保有就業機會,昨天通過「就業保險促進就業措施實施辦法」,未來休「減薪假」須先經勞資協議同意;且若達一定條件,政府補貼薪資,創造雙贏。
去年金融海嘯造成全球經濟不景氣,許多廠商接單量大減,以減少員工工時、薪資(即一般所謂「無薪假」),甚至裁員因應,社會不安、失業率大增,基層勞工受害最深。
為減輕勞工因不景氣所受傷害,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研議「就業保險促進就業措施實施辦法」,若未來失業情況嚴峻,企業需以減少工時、減薪因應時,由政府編列預算補貼勞工薪資,增加企業留用勞工誘因,勞工也不因減少工時、薪資影響日常開支。
至於薪資補貼在哪些條件下才會啟動?職訓局副局長郭振昌表示,未來若連續三個月「就業保險率」(即請領失業給付人數除以投保就業保險人數)達二‧二%,職訓局就會公告勞工薪資補貼辦法,符合資格的企業主經勞工同意減少工時、薪資,且幅度在廿%到八十%內,就可申請薪資補貼。
他說,政府補貼薪資以就業保險投保薪資為計算基準,原則上補貼減薪差額一半薪資,若勞工同意在減薪、減工時接受每月十六小時訓練,薪資補貼可調高到薪資差額七十%,最多可補貼三個月,必要時再延長三個月。
勞委會統計,去年金融海嘯最嚴峻的兩個月,平均就業保險率也只達二‧一九%,至今沒有發生過連續三個月就業保險率達二‧二%以上情形。
職訓局表示,未來的事誰也說不定,但至少未來再次發生經濟情勢嚴峻,企業減工時、減薪因應時,給予勞工薪資補貼法源依據。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2010/03/26 台北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