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陳禹中


  創業是人生的契機,卻也可能是危機。如果你有創業的打算,可得從長計議,首先,問問自己是否全盤考慮清楚了?你想投入什麼行業?你的資金足夠嗎?你有做過市調嗎?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商圈?先訂定創業方向,再著手細節規劃,就可一步步擬定事業藍圖。


 


如何選擇創業類別


  一個業主要如何選擇創業的類別呢?1111創業加盟網建議,首先從自己最有興趣的行業下手,而這也將是影響創業成功與否,最大的一項因素。
  一個從來都不喝咖啡的人,要如何經營一家咖啡廳呢?連自己的產品都不甚喜歡、也不能充分了解,業主要如何解決顧客所遭遇到的問題?畢竟有興趣才不會倦怠;不能樂在其中,真的很難成功。


 


個人興趣及特質為首要考量

  創業顧問表示,一個成功的事業,最少要有持續經營35年的準備,更要有未來1015年的長程規劃。
  創業者也須進一步自我分析,除了興趣之外,本身還有什麼強項或專業技能可以輔助創業。比方說,有人適合做零售,喜歡單純不花腦筋的事業;有人喜歡挑戰,樂於追求新知或開發新事物;有人賣牛肉麵,肯花心思開發與眾不同的口味,企圖在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維持不被取代的特色;有人卻只肯投入連鎖加盟,每天包送中式便當,無須刻意在經營上費心改善,只要掌握商圈規模,穩穩賺取便當的淨利就心滿意足。此外,創業界還有所謂的「慵懶產業」,例如租書店這一類型的行業,不需特定的專業能力,人事成本、服務品質也不太需要費心,雖然投資報酬回收慢,卻能長期穩定地經營。
  由此可見,選擇創業類別與個人心態及特質有極大的關係,這都是創業者需要去考量的。


 


創業要跟隨潮流嗎?


  至於創業的類別,是否要跟著潮流走,創業顧問的建議是,「最好不要!」
  1111創業加盟網業務主任彭宸緯說:「等到你看見熱潮,跟在別人後面做,想要後來居上,肯定會追得很辛苦,而且那個行業的高峰期也許已經過了,這時還有競爭力嗎?創業者的眼光,應該放在不脫離趨勢,而非跟著趨勢走。」他進一步表示,大家最熟知的蛋塔熱,以及10年前網路公司泡沫化,就是一窩蜂跟著趨勢走的下場。


 


迎合市場求新求變 自創品牌開創新局


  創業不能離開市場太遠,而市場機制永遠是供需平衡的。保守型的創業者就是去迎合市場,市場缺什麼,就供給什麼;有企圖心的創業者則應該去想,如何創造市場需求,開發出一片新天地。
  創業顧問舉了2個例子說明。首先是減肥餐連鎖,「輕食樂活是趨勢,市面上可以找到的低卡餐、代餐的種類已經很多了,但市場需求依然存在,於是有業者積極開發出泰式、中式、西式的低卡餐,強調口味多元、吃不膩,而且美味不減,讓消費者有多樣化的選擇,此舉成功攻占了大家以為已經飽和的市場。」
  另1例是,有業者自創品牌,開發手工金銀飾品,有別於傳統銀樓的加工較為制式,而加入現代、多元的設計感,甚至接受顧客的訂製,很快,就開發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市場,瓜分掉原有傳統銀樓獨占的市場。


 


突顯特色是致勝關鍵


  創業要成功,產品的獨特性與品牌的差異化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否屬於加盟體系,能夠突顯產品特色是最重要的;若同類型的競爭者眾,也要盡量做出品牌之間的差異性。
  舉例來說,市場競爭激烈的外帶型飲品店很多,其最少都要有12項主打的商品,更有口味上的特殊性──同樣是奶茶,就要讓客人喝出不一樣的口感,才能在同一商圈彼此競爭,擁有自己賴以生存的優勢。


 


資金規劃及應用


  創業需要本錢,資金多少,攸關創業的類別和規模。創業專家建議,多數的創業者可用總資金「631」、開店成本「4211」的粗分法,來規劃自己的資金。


 


資金配比的黃金比例


  創業顧問談到,「資金的分配比例最好是631,即6成的開店成本、3成的周轉金,及1成的緊急預備金。」6成是用於開店所需硬體設備的成本;周轉金則是預留的房租、進貨與人事成本,畢竟沒人有把握,開店第1個月就能賺錢,因此,周轉金就是拿來度過草創期的本錢;另外預留1成的緊急預備金,是用來支應不在預期中,突發的雜支開銷。
  資金配比中,占去6成的開店成本,可再細分為42118等份,就是原物料、設備的購置,占去資金的4成;人事成本占2成比例,而另外的租金與雜支,各占資金的1成。
  另外一提的是,創業開店所需的成本是浮動的,換言之,創業初期要打好穩健經營的基礎,必須準備足夠的資金,直到獲利為止。


 


計算回本時間有公式


  當投入資金後,所有創業者第1件想到的,就是「如何回本」的問題,畢竟沒有人願意投資血本無歸的生意。有一個簡單的回收估算公式,就是將投資總額,除以總收入扣除每月的開銷成本所得的淨利,即可得知回收的期效。例如,投資100萬元,每個月總收入扣掉所有成本,淨賺10萬元的話,回收期就是10個月。


 


運用「攤提比例」穩健經營


  創業專家建議,創業者可另外採用一種「攤提比例」的算法,就是從每個月的淨利之中,扣除1筆固定金額,作為營業擴張或預備金。
  有些行業有淡旺季的差異,不見得每個月的淨利會一致;且創業之初,新鮮感還在,前期的收入或許會比較好,如果單純用扣除成本每月淨利來估算回收,難免太過樂觀,也容易造成事業虎頭蛇尾、先賺後賠的窘境。因此,攤提比例愈高,事業的永續經營也會愈樂觀。


 


運用免費資源 擬定事業藍圖


  舉凡各種行業的開店資金規劃表格、營業財務規劃表格,都很容易在市面上找到,甚至可從網路上直接下載;有意創業的準老闆們,不妨多多參考,藉以擬定事業藍圖。


 


選對商圈,搶攻好商機


  備妥了開店資金,也擬定了計畫,以下要提供創業者商圈選擇的要訣。


 


將人潮變錢潮


  穩定的顧客量,是維持事業經營的重要關鍵。創業專家提出一個觀念,「順著商圈走,比較沒問題!」
  商圈的形成必定跟人潮有關,而人潮也代表店家潛在的消費族群,如何把人潮變成錢潮,有諸多考量點,創業者須依自己的行業屬性,看準市場導向,做出合理的判斷。
  創業者必須有一項認知,「人潮可能是錢潮,卻不一定等於錢潮」,因此,商圈人潮量與潛在市場能否劃上等號,是觀察的重點;開業前,務必進行市場調查。
  比方說,在攤商雜處的傳統市場裡,與其開一家35元的低價咖啡館,還不如開一家同樣走低價路線的小麵店來得恰當;但相對來說,在超市的門口,卻很適合35元咖啡的設置。此處的考量不在於人潮多寡,而是消費習性的問題。
  再舉個行業別造成商圈選擇差異的例子。一家以外送為主的披薩店,透過電視、平面廣告的大力行銷下,幾乎不用考量商圈的問題,只須注意區塊的涵蓋性,以及同質店家的競爭。若要進一步談商圈的選擇,因為以外送為主,櫃檯門面不用太大、位置也不需太好,建議選擇位於A級商圈附近的B級地段來開業;至於店面租金,則最好能找到C級地段的低價行情。


 


與房東斡旋 租金彈性大


  創業專家還建議,在租金方面,創業者一定要學會與房東斡旋──盡量在裝潢前,就能取得租金的減免優惠,等到開業後,再付出合約上所約定的租金。專家談到,「除了現成的頂店,多數店面必須經過裝潢;裝潢期短則1個月,有些大型商家甚至長達半年,最好能設法說服房東給予這段時期租金優惠。」
  創業專家提到2個重點,讓創業者與房東共謀其利,也藉此說服房東給予租金優惠。首先,降低開業成本,對於店家長期經營是一種助力;而房東也不希望業主因店租壓力過大,而導致開業難長久,不能再續租下去。
  第2點,因為承租開業,勢必得裝潢整修房子,如此一來,可將房子原有的問題,例如水電設施的更新改進,一併處理解決,這對房東而言,也是一種利益。待合約到期,業者若無意經營下去,房東可承接原先的裝潢,讓房子更容易以好價錢出租。


 


資料來源:新財富季刊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3790&f_ART_ID=164429



【相關報導】


以下資料來源:卡優新聞網 【維特專欄】


http://www.cardu.com.tw/news/list.htm?nt_pk=22


 


創業面面觀() 自己適合創業嗎?


  景氣不佳,失業潮湧現,許多人體驗到了上班族的生活沒有保障,辛苦好幾年,老闆一聲令下就失去工作了,由於短時間內也不容易找到工作,多人便興起了自行創業的念頭,加上媒體不斷報導轉行自行創業成功的案例,許多人開始編織起當老闆的美夢。


  不久之前的連鎖加盟大展人數創了新高,許多人透過加盟的途徑一圓老闆夢,雖然當老闆之後,許多事情就操之在己,再也不用跟上班一樣看主管臉色,但是決定創業之前,不妨靜下心來評估自己的條件是否適合,否則一旦創業失敗,對於自身的經濟狀況無異是雪上加霜。


  創業之前,一定要靜下來問自己,是找不到工作才想創業?還是真的想轉換跑道而創業?筆者認為這波創業潮當中,有些人是為了逃避找工作的壓力,或不想當上班族被束縛才選擇創業,就算創業失敗,家人的責難也比較少;如果是找不到工作,家人的壓力相對較大。


  抱持這種心態創業的人,通常會是急就章式的創業,思慮難免不週,創業之後才發現問題很多,半途而廢的機率也高,所以如果你是這種心態而想要創業,務必思考清楚。


  筆者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的心態下創業,不久前他還問我,「創業一定要這麼辛苦嗎?」,我真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相反的,也有部分的人是厭倦了上班生涯,想盡辦法要轉換跑道自行創業,若是抱持這種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心態,則會做好萬全的準備,成功機率相對較高,所以創業的第一步,請釐清自己是哪種心態,成功的機率可是大大不同。


  再來就是「資金」的問題,許多失業人士拿的是上班時累積的存款來創業,萬一創業不成功,生活馬上出問題,筆者建議不要把存款全部拿來創業,至少要預留8~12個月的生活準備金。扣除生活準備金之後,看看剩下多少錢可以拿來創業,不足的部分可以找家人投資,或看看政府有哪些創業補助。


  如此一來,就算創業失敗家人的生活,也不至於出問題,創業固然可以成就夢想,但也要預留後路才是最好的創業模式。


  搞清楚了自己為何要創業及計算好資金後,接下來就要選擇「我要做什麼?」,各式各樣的加盟店讓人眼花撩亂,各式興起的服務好像也都有不錯的前景,我適合創什麼業呢?下篇文章將繼續與大家分享。


 


(資料來源:卡優新聞網 2009/02/24 維特專欄)


 


創業面面觀() 從打工體驗開始


  上篇文章創業面面觀()提到要創業之前的心態、觀念、資金各方面都準備好之後,接下來要煩惱的就是到底要做什麼行業?


  這波的創業潮當中,許多人投入餐飲業,其中又以透過加盟為最快的途徑。民以食為天,多數人會投入餐飲業並不令人意外,也有人投入了網拍、跑單幫、精緻農業等等,大部分人所接收的創業資訊,幾乎都是從媒體而來,媒體大多報導成功的案例,因此會讓人產生「創業並不困難」的錯覺,其實每個創業者背後都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首先來看看最多人投入的餐飲業,早餐店、雞排店、飲料店是這波創業潮中最多人投入的,先不討論在這波的創業潮中,是否會造成「蛋塔」效應,有些人會認為開店只是「賣」而已,但賣餐飲之前是有很多辛苦的準備工作要做,每天面臨的是買料、整理原料、加工、烹煮最後才是販賣。


  如果真想投入餐飲業,筆者建議可以先找同類型的店打工,一來可以先看看自己是否能夠適應,二來也可熟悉整店的運作流程,充分了解各項細節後,再進行開店事宜。


  再來看看也是很多人想要投入的「精緻農業」,進入這行比餐飲業的風險更高,大部分人都習慣都市化的生活,對於農業一竅不通,想要積極投入的人,同樣可以找管道「體驗」一下,再做決定。


  開店做生意或是生產事業的創業,的確是快速展開事業的捷徑,不用有太多的經營策略思考,但是這類型的產業很多事都必須自己來,所以先從「體驗」做起再決定下一步吧!


  除了開店之外,有一群人會選擇與自己本業有關的行業創業,這種例子在資訊業、製造業等最常出現,只要有業務及技術人員就可以開公司營運了,業務人員掌握了原本的客戶、技術人員則掌握關鍵技術。


  創業初期的確比較容易生存,這種創業型態業績不會是太大問題,會出問題的地方通常在財務。筆者看過很多這種公司,嚐到創業的甜頭之後,就開始亂花錢,同時也低估了客戶的付款週期,導致公司營運產生極大壓力。


  以我朋友為例,過去在資訊公司上班時,認為一個案子就幾百萬,感覺很好賺,於是就跟業務合作開了間公司,初期也的確接到了一些案子,後來發現養員工的開銷很大,客戶的付款又常常拖到半年以上,每個月都差點無法週轉,叫苦連天。


  找了機會體驗自行做生意的甘苦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面臨實務面的挑戰了,筆者接下來的文章將從資金募集、人力招募等各個面項來分析其中的秘訣,我們下週見!


 


(資料來源:卡優新聞網 2009/02/27 維特專欄)


 


創業面面觀() 加盟好?全靠自己?


  在上篇創業面面觀()中談到,創業前要先把各項條件都評估完成。但確定要開店創業時,許多人會面臨一項抉擇,加盟好?還是自行規畫好?兩者皆有利有弊,可以從三面來分析要選擇加盟或是靠自己,1.開店前效益分析2.關鍵技術3.長期的行銷規劃。


  開店做生意,首要就是選擇好的店面,好的店面帶來人潮,開店成功機率相對較高,如何評估店面的優劣?每日通過的人潮數量、大約的年齡及性別分布、週遭的競爭者分析等,都是需要考量的條件。


  若是選擇加盟,有些公司會提供這方面的評估協助,但有些公司則是要加盟主自行選擇店面後,再談加盟事宜。


  因此筆者認為,您想要的開設的店,欲加盟的公司若是有提供一貫性的評估協助,則可以考慮選擇加盟,若是要您自己選擇店面後加盟,則可以考慮省下加盟金一切都自己來。


  另外有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關鍵技術,以餐飲業來說,原料、口味、烹煮方法都有所謂的「秘方」,許多經營加盟的公司,就是掌握了這些關鍵技術,加盟主必須長期跟總公司進原料、食材等。


  若是您本身就研發出了獨特口味的餐飲,那也就不用考慮選擇加盟,因為加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獲得「技術」,握有關鍵技術的您,或許還可以反過來開放讓別人加盟呢!


  最後一項就是長期的行銷規劃,許多人會選擇加盟,就是因為總公司會定期的推出行銷活動、廣告,同時有著完整的市場計畫,對於加盟主來說的確是不小的誘因。


  但以這波失業潮來說,許多人在創業之前原本就從事行銷、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若是自行創業後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原本的專長,加盟與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總結來說,選擇加盟無非就是希望能夠得到總公司knowhow及行銷方面的全盤規畫,若是這些相關事項,自己都有能力勝任,就不用考慮加盟,畢竟加盟金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甚至有些公司收到加盟金後就對加盟主愛理不理,這樣一來便失去了加盟的意義。


  平心而論,有些加盟總部提供的資源的確是很棒的,開店創業加盟固然是一條捷徑,但筆者認為各個環節,還是能自己了解且執行最好,自己能掌握所有事項,才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當然每個人的條件不同,如何選擇就看自己當下的狀況了!


 


(資料來源:卡優新聞網 2009/03/03 維特專欄)


 


創業面面觀() 錢多好辦事


  有句話說「錢多好辦事」,創業初期也是一樣,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充裕的資金來源。不管如何,創業初期還是盡可能讓自己的資金充裕一點,對於營運會比較方便,除了自己的存款之外,還有哪些籌募資金的管道?


  這波失業所帶來的創業潮,許多人面臨失業帶來的生活困境,還要面對創業求生存的資金壓力,心理上的壓力無比沉重。把短期生活費扣除之外,才是創業的可動用資金,若是資金還有缺口該怎麼辦?


  這時不妨用下列幾點方法來做思考:


1.考慮縮小創業規模,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2.備好創業計畫書,找家中的親戚尋求投資


3.善用政府推出的創業貸款計畫


4.找尋創業夥伴共同經營,同時也共同分攤風險


  以上幾點,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要執行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畢竟美其名是創業投資,實際上還是要親朋好友把錢掏出來。只要牽扯到「錢事」,感情再好的親朋好友難免也會斤斤計較一番。


  若不想與親友之間牽扯到錢事,最好就是選擇政府的創業貸款,但政府創業貸款所要準備的計畫書、文件相當多,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準備。況且筆者觀察到這波失業的人,在各項銀行的繳款上多少都出現了問題。在信用開始出現瑕疵的情況下,要申辦創業貸款就有難度。所以要申辦創業貸款之前,最好先與銀行溝通清楚,否則準備了一堆計畫書之後,又無法獲得資金,白白浪費時間。


  許多人會尋求親朋好友在資金上的援助,與親朋好友之間必須先講明這筆錢是「投資」還是「借款」,事前把這些細節說清楚,避免未來與親友之間糾纏不清。


  我曾經看過好幾個朋友創業,就是因為事前不說清楚,創業失敗後,親友跟他要錢,他卻說親友的錢是投資,所以沒辦法還錢,不只創業失敗,還傷了親友之間的感情,真是得不償失。


  筆者也要提醒想跟親友募資的人,可以多找一些人募資,假設需要20萬元,不要只找一個朋友,不只朋友的壓力大,也增加自己募資的難度,這時不妨找4個朋友,每個朋友只需5萬元即可,朋友的壓力減輕,也可以加快募資的速度,想要跟親友募資創業的人,不妨試試。


  總而言之,資金的募集與運用在創業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下篇文章筆者將用幾個案例與大家分享資金該如何運用與分配,我們下週見!


 


(資料來源:卡優新聞網 2009/03/06 維特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呂子瑜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