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勞工在景氣不佳之際有機會進修,並減少企業負擔、增加聘僱員工的意願,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今(25)日在行政院會提出「充電加值計畫」,將全額補助申請單位的「訓練費用」並補助參訓學員的「訓練津貼」,其中針對參訓學員的部分,每人每參訓1小時補助100元,每月至少應參訓24小時,每月至多補助100小時,每人每月補助額度最高為10,000元。而此案在明年2月後開始接受申請。
勞委會指出,此計畫的目的是有鑑於全球經濟景氣循環下,對事業單位經營環境之衝擊,連帶影響事業單位投資及持續僱用員工之意願。為協助事業單位辦理在職員工進修訓練,持續發展勞工所需技能,穩定僱用參訓勞工,及維持參訓學員生計,希望藉此創造勞資雙贏。
勞委會表示,此計畫的適用對象為依法為就業保險之民營投保單位,並領有設立登記證明文件之事業機構及組織團體,基於勞資協議之共識,運用正常工時(由其勞資協議書面文件之內容認定)實施員工在職訓練,且於參訓期間維持僱用參訓勞工者。
勞委會指出,此計畫的訓練對象是受僱於申請單位,與申請單位簽署勞資協議之員工。協議內容包括:運用正常工作時間實施在職訓練、執行訓練計畫期間不得資遣參訓員工或終止參訓員工之勞動契約(員工自願離職者不在此限)。
勞委會表示,此計畫的補助項目包括:補助申請單位的訓練費用、補助參訓學員的訓練津貼。勞委會指出,勞委會將全額補助申請單位訓練費用,但中小型企業以95萬元為上限、大型企業以190萬元為上限。
補助參訓學員訓練津貼的部分,勞委會指出,每人每參訓1小時補助100元,每月至少應參訓24小時,每月至多補助100小時,每人每月補助額度最高為10,000元。領取訓練津貼與參訓期間之月投保薪資合計,不得超過參訓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
勞委會估計此計畫約須花費新台幣159.7億元,「訓練費用」預估補助申請單位5,600家。以600家大型企業及5,000家中小型企業計算,共需58.9億元),擬以就保基金支應;「訓練津貼」預估補助168,000人。每人每月最高10,000元,6個月共需100.8億元,擬以就安基金支應。
(資料來源:今日新聞 2008/12/25 記者陳思穎/台北報導)
【相關報導】
勞委會:充電計畫明年2月啟動 補助勞工進修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今天表示,將在明年2月啟動「充電加值計畫」,每名在職進修勞工,每小時補助新台幣100元,每月最高補助新台幣1萬元,最長6個月,預計有逾16萬勞工受惠。
王如玄上午在行政院表示,勞委會擔憂明年春節後就業市場情況,因此提出在明年2月啟動「充電加值」計畫規劃構想,並已獲得行政院長劉兆玄支持。
王如玄說,由於「無薪假」非法律用語,勞委會則是以因不景氣而縮減工時形容,相信充電加值計畫,不但能增加勞工未來的競爭力,也相信政府採取補貼方式,對安定職位會有幫助。
據勞委會規劃,企業提供勞工在職訓練,參訓的勞工每月至少參訓24小時,每小時補助100元,每人每月補助額度最高為1萬元,預估98年度所需經費為159.7億元,其中約59億元是補助企業為辦理聘請教師、印講義的費用,另外100億元則是補助勞工受訓費用。
勞委會強調,充電加值計畫補助對象是這一波因金融海嘯導致工時減少的勞工,與申請單位簽署勞資協定的勞工在參與在職進修時間,企業不得資遣勞工。
王如玄表示,政府透過補助方式讓員工在職受訓,對提高勞工工作技能絕對有正面幫助,相信企業會支持。
勞委會考量為更實質幫助勞工,另規定企業受訓課程中需有1/10是必修課程,王如玄舉例,可以有處理卡債課程,請律師為勞工說明如何解決,此外還可以有職場性騷擾的防治訓練及心理調適等課程。
勞委會預估,這項計畫可補助5600家企業,其中有600家屬於2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受惠勞工預計有16萬8000人,這是以目前接受職業訓練的勞工乘以3倍估算出來。
另外,目前休無薪假的員工到底有多少?王如玄表示,昨晚有看到數字,因為是抽樣調查,勞委會計畫在明年1月公布一項更大規模調查數字,到時會再對外說明。
(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25日電)
明年2月起 無薪假將有補助了
在數十萬勞工面臨無薪假減薪衝擊後,勞委會的無薪假勞工薪資補貼方案終於出爐,名稱訂為「充電加值計畫」,採「職訓津貼」方式發放給勞工,讓勞工一方面充電,一方面補貼薪資差額。該方案總經費100億8千萬元,預估將有16萬8千名勞工受惠。勞委會將在下周二提報就業安定基金委員會通過,敲定方案。
適用對象限定「勞資雙方協議縮減工時」的勞工,也就是公司每月採行無薪假24小時以上的勞工,若參加企業的職訓課程,每小時補貼100元,每月最高100小時,也就是每人每月最多1萬元職訓津貼,但津貼加上薪資,不得超過勞保投保薪資,補助半年,企業則不得資遣參訓員工,全案預計明年2月1日上路。
無薪假造成數十萬勞工變相減薪,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日前透露,勞委會將會補貼勞工薪資,但因「補貼薪資」涉及企業取巧、詐領弊端,勞委會一再反覆評估,原本決定下周再對外公布,但行政院長劉兆玄要求今天提出報告,方案提早曝光。
經勞委會變通後,薪資補貼方式將以「職訓津貼」方式執行,補貼對象是企業實施無薪假時間每月24小時以上的勞工,實施方式則是讓勞工參加職訓補薪資差額。主要做法是企業必須利用無薪假開辦職訓課程讓勞工參加,勞委會再對參訓勞工提供「職訓津貼」,每小時補貼100元,每天最多補貼6 小時,每月最高100小時,也就是每月最多補貼1萬元。
勞委會表示,由於此項補助希望兼顧「職訓」及「補足勞工薪資差額」,因此每月每名被迫休無薪假的勞工,最高補助金額雖為1萬元,但補貼金額加上企業發放薪資總額,不得超過原勞保投保薪資。舉例而言,勞工每月投保薪資是4萬元,但無薪假減少薪資後,每月只領2萬5千元,勞工可透過參加企業職訓領取職訓津貼,若是領足每月1萬元,等於每月至少可領到3萬5千元。但如果勞工無薪假後薪資3萬5千元,則職訓津貼最多只能領5千元。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12/25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