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頻繁,彼此人才競爭恐是遲早問題,企業如何看待兩岸社會新鮮人?外商認為,台灣畢業生的表達能力與邏輯思考不如對岸;台灣企業則建議台生要加強自信心和自我表達能力。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表示,兩岸人才競爭或將因ECFA的簽署而進入新紀元,台灣將一步步被推向國際舞台,與中國大陸、甚至國際人才競爭,國際觀和外語能力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既然兩岸人才競爭是遲早問題,在台灣的外商和本土企業如何評價兩岸社會新鮮人?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人資長陳偉芝表示,在渣打集團的招募任用,台灣扮演「亞洲人才輸出庫」的角色,在台灣招募的人才,訓練後會送往中國大陸,提供大陸渣打銀行人力支援。
她表示,在培訓過程中可看到,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強調團隊,大陸社會新鮮人則完全相反,只要抓到一點機會,就絕不讓其他人搶走機會。
陳偉芝指出,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和國際觀是大陸社會新鮮人的優勢。表達能力代表邏輯思考力,相較之下,台灣學生比較不會問問題。
陳偉芝表示,台灣的社會新鮮人比較不願意冒險。大陸新鮮人有興趣到國外接受在職訓練,即使是非洲也願意去;但在台灣,如果派到香港或新加坡,新鮮人很願意去,如果是到非洲,就要很努力說服他(她)們。
信義房屋在兩岸都打出「高底薪」保障以招募社會新鮮人。信義房屋人資部執行協理鍾文雄表示,台灣社會新鮮人的優點是創新穩健、品格和道德操守好;大陸大學畢業生奮力向上,有信心,求知慾強。
論整體人才水準,鍾文雄表示,台灣人才集中在中段,整體表現不錯;大陸高、中、低人才都有,但人才差異大,高端優秀人才數量多,甚至有7年級生就當上區主管,管理上百人。
鍾文雄也建議台灣新鮮人加強自我表達能力與自信心,大學生則應多參加交換學生和國際研討會,加強英文和日文能力,因為全球化公司是未來趨勢。
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今天發佈「2010年大學生評鑑調查」。受調查企業認為,兩岸畢業生各有長處,共同弱點在抗壓性與情緒管理能力。
(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28日電)
【相關報導】
650萬中生搶工作 台生剉咧等
遠見雜誌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和中國、香港交流日益頻繁,有近五成的國內企業表達,未來願意雇用中國或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人力銀行業者因此發出警語,一旦ECFA簽訂後,企業遴選人才逐漸破除地域上的限制,台灣年輕人若無法證明自己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未來恐難以抵擋中國每年六百五十萬大學畢業生大軍的入侵。
企業對台生能力要求是中生2.6倍
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昨天公布「二○一○年大學生評鑑調查」,台灣畢業生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團隊合作、良好的道德操守等四個指標上大幅領先,但中國學生則在溝通表達能力、對工作的熱情及企圖心、國際觀與外語能力上具優勢。
104人力銀行表示,先前調查顯示,台灣青年的生產力約為中國青年的一.八六倍,顯示台灣青年目前總體競爭力仍優於對岸。然而,這不表示台灣畢業生可以高枕無憂,台灣目前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起薪約為對岸的二.六倍,因此企業主對台灣年輕人的能力也會多要求二.六倍。在ECFA簽訂後,企業遴選兩岸人才逐漸破除地域上的限制,台灣青年若無法證明自己擁有更強競爭力,未來恐難抵擋中國每年六百五十萬大學畢業生大軍的入侵。
台灣青年素質仍領先對岸
外界擔心承認中國學歷後將造成磁吸效應,遠見雜誌總編輯楊瑪利則表示,兩岸大學「直航」將是今年最大趨勢之一,今年台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測達頂標,就可直接申請北京大學等一百二十三所大學,對台灣的大學已產生極大衝擊,台灣政府要提出對策,吸引大陸優秀的人才來台灣就讀,而非老是塑造錯誤的印象,讓外界誤認為招收中國學生來台,是為了解決台灣大專院校招生不足的問題,這樣不但有損台灣各大學的形象,反而招到後段班的陸生。
渣打銀行人資長陳瑋芝則提醒,台灣學生的素質有絕對優勢,但要加強國際觀、語言及表達能力,且要勇於面對世界的挑戰,否則十年內會被趕上;而信義房屋人資部協理鍾文雄則舉例,中國信義有七年級生當上區主管,管理百名經紀人,台灣七年級生則只能當上店長,台生應加強工作上自我展現的能力。
加強國際競爭力降低衝擊
這份調查是在今年三月間針對企業發出問卷調查,有效樣本一千一百廿七份;調查另也顯示,在企業心中,成大、台大及淡大是前三名,是名副其實的大學品牌霸主。
針對上述調查,yes123求職網經理洪雪珍昨受訪表示,台灣採認中國學歷及簽訂ECFA後,人才流動是必然的,以前高階人才有全球性競爭,剛畢業的大專生也會面臨全球化競爭,更勢必要受到中國陸生的就學就業衝擊,在企業主的認知裡,台灣學子的素質比中國學生好,尤其在人格操守道德部分,這是台灣學生的優勢,但台灣學子的確要加強語言等國際競爭力,才能在職場有更好表現,減少受到陸生的衝擊。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2010/04/29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