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多年的科技與金融業,在這波失業潮中受創最深,不僅可能影響到大學熱門科系重新洗牌,而在不景氣當下,不少人也擔心工作不保,一項調查發現,畢業老鳥們以過來人的經驗,感嘆在大學最後悔的,就是沒有進修第二專長,以提升自己在職場的戰鬥力。
根據Cheers雜誌調查,逾八成大學校長認為,近來科技金融業風光不再,可能會影響今年部分金融、或科技相關科系的學測申請或指考分數落點。
不過,大學就讀的熱門科系不代表就業保障,對平均30歲、職場年資4到6年的上班族調查,發現他們在大學最惋惜的事,是「沒有多進修、選修一些有助能力或視野提升」的課程,比率高達65%。也顯示在產業快速變遷下,「跨領域」學習、第二專長是當今學子應該要具備的能力。
而「沒有對將來欲從事的行業或職務有清楚認識或準備」、「對系上學業不夠認真」,則分占「後悔排行榜」的第2、3 名。至於「沒有好好運用大學四年學習」也是普遍的心聲。
不過這些老鳥也反應,目前在工作上所需專業或技能,與大學畢業科系所學關連性高的只有6%,因此建議,熱門、冷門科系沒有標準答案,大學生要思考的不再是「念什麼」,而是「如何念」。不要一昧跟著社會主流價值走,最好能回歸個人能力、興趣及特質,選擇適合科系,在大學磨練學習能力,未來在職場才不容易被淘汰。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 2009/04/29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相關報導】
亞洲大學辦職場趨勢與青年競爭力論壇 呼籲社會新鮮人放棄「一技在手,走遍天下」舊觀念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Taiwan)23日舉辦2009職場趨勢與青年競爭力論壇,邀請產經學界人士共聚一堂研討,面對全球金融風暴下,國內就業市場動態及就業競爭力丕變,勞委會中彰投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黃孟儒、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王孝慈等建議社會新鮮人,不要急著一頭栽入所謂的最夯的產業,要好好清楚、慢慢找工作,除了專業知能、證照外,最重要是投入職場的態度,也不能再有「一技在手,走遍天下」職場舊觀念,積極培養第二甚至第三專長,「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此次論壇是針對提升就業競爭力而舉辦,亞洲大學校長張紘炬說,在2009年勞委會初步將提供15萬個工作機會給年輕朋友,就業市場仍然充滿希望;亞洲大學是一所年輕、有朝氣的學校,且擁有企業主最愛的工作特質─團隊精神與學習意願強烈,是亞洲大學學生最寶貴的就業資產與競爭優勢。 擔任引言人的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王孝慈說,全球金融風暴發生以來,國內失業率屢創新高,很多人變成非自願性的失業,台灣仰賴出口的傳統製造傳產、資訊科技業,都在這波金融風暴中受到影響,衝擊到高學歷的青年,以往人人所稱羨的科技新貴已不復存在;現在台灣的人力市場,很多企業主都無聘僱需求、無任用新鮮人計畫或新鮮人非主要招募對象。
王總經理說,為了追求穩定,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有8成6受訪者願意捧鐵飯碗,到公家機關上班,這是台灣現在就業市場的一種現象。如台灣菸酒招考,預定錄取139人,竟有多達1萬5715人報名,其他如中華電信釋出213個職缺,吸引8000多人報考,連具有危險性的基層警察特考,預定錄取1670名,也吸引近1萬4000人報考。 面對景氣的寒冬,就業市場產生變化,勞委會中彰投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黃孟儒說,社會新鮮人想要從事所謂的觀光產業、綠能科技、文化產業等黃金產業的話,必須具備國際觀、證照、溝通、專業等能力,至於社會新鮮人出校門後,要投遞履歷表找工作,也必須更積極些,履歷表投遞之後,三天內最好補寄紙本,加強企業主青睞眼光。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台中分處長許茂新指出,高失率時代,就業市場供需失調, 2009年是以資方市場為主流,求職者選擇就業的機會銳減,就業型態也轉變,短期勞動派遣、臨時契約工等非典型就業者居多,將來訂單減少、職缺減少,連帶應屆畢業生,要跟失業者、轉業員工搶工作;建議社會新鮮先求有,再求內容,不要挑剔、不堅持、要有耐心,具有創新知識與精神,趕上產業時代的潮流趨勢。
「公司人事主管人員看履歷的時間大約僅有30秒,所謂的黃金30秒!」、光寶科技人力資源部副處長黃郁仁說,社會新鮮人投遞的求職資料中,除了學經歷、學校相關學習的專題和論文需要夠吸引人外,個人的履歷表也必須經過包裝。大學四年生活要好好累積專業知識,有計畫的完成考取證照,培養實力與經驗。踏入職場後要力求穩定,一個工作最好維持三年,第一年是在學習、第二年穩定工作、第三年才能創新改變。
台灣惠氏人力資源暨行政管理處處長薛光揚說,派遣的工作和正職工作是並沒有太大差異,最重要的是工作態度,只要跨入門檻,進而累積職場經驗,就有機會得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台灣觀光產業升級策進會理事長林進興說,在後金融風暴時期,就業市場已有很大變化,其中,小吃、餐飲等微型創業人數增多,卻也很容易失敗,在金融風暴之際,不妨好好充實自己,充電後再出發也不遲。
(資料來源: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