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茶藝師 自在品茗趣
泡杯寧靜茶 與顧客同享


  茶藝師的工作範圍,廣義來說包括禮儀接待、泡茶演示甚至銷售說明服務等,適合對茶產業有興趣者入門。好的茶藝師並不是要表演自己泡茶技術,工作上一切過程,其實是將自己當作茶藝與顧客間的最佳橋樑,引導對方進入品茗境界。


 


茶產業 品味入門


  茶藝師是進入茶產業的敲門磚,寶茶茶葉精品店經理陳雯瑄曾在義大利餐廳工作,她以開放的心胸看待茶藝:「喝茶與品酒,都具備觀察、聞香等的品味過程,其實兩者並無不同。」藝人小S(徐熙娣)結婚時,即以寶茶的「囍茶」禮盒代替喜餅餽贈親友,除了引進強調自然農耕法的台灣茶葉,陳雯瑄同時也在店內提供顧客品茗空間,她說:「喝一杯茶,是歇息後再出發的動力。」她表示店中其實能夠吸引時髦年輕人,是因不講求茶藝的繁文縟節,呈現出流行的「慢活、樂活」風格。


 


專家說
可進業界學習


  以兩岸三地來說,茶藝師證照包括大陸官方的「茶藝師職業證照」,以及台灣民間的「陸羽泡茶師」證書,「中華茶文化學會」證照等,國人可以報名參加考試,但其實台灣的製茶產業超過百年,獨步全球,所以建議想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可以在業界學習基本功,不必急於考上相關證照。


 


引發茶性 非表演


  談起茶藝師工作上要注意的重點,具備大陸茶藝師職業證照的唐文菁表示,大陸對茶藝的要求是「文武雙全」,「文」的意思是讓人透過欣賞泡茶,可以引導飲茶者進入無憂境界;「武」則是要掌握茶葉產、製、銷三方面的知識。唐文菁說,以一般茶藝師而言,其實要注意掌握技巧,將自己當作凸顯各種「茶性」的橋樑,例如將綠茶的年輕感或普洱的成熟神秘感引導出來,並不需要一味「表演」泡茶功夫,韓國、日本的茶道講「境界」,但台灣、大陸茶藝好處則在於很重視如何泡出一杯好茶。


 


專家說
搭起品茗橋樑


  茶藝與文化生活息息相關,泡茶並無固定形式,重要是如何搭起品茗者與茶葉間橋樑。如以簡單的蓋杯或蓋碗沖泡法,用在普洱茶上最能保持茶葉原味,也可清楚觀察比較茶底,生茶新品也可迅速釋放香氣,不易將原本苦澀味釋出,可得到香氣與甘美並收的效果。


 


為顧客 誠心薦茶


  茶藝師工作的發展,首先便是兼顧茶葉銷售。老叢茶圃的店長吳慧珠,則是由電子相關產業轉行,她表示,傳統喝茶者會追求產區海拔高度更高的茶葉,而且一般40~50歲的茶友注重「原味」,喜歡茶葉醱酵程度較輕,色澤翠綠但滋味甘醇,很耐沖泡的高山烏龍。吳慧珠同時會推薦女孩子選擇含有桂花、牛奶香氣的金萱茶,至於東方美人這類重醱酵有濃濃果香或蜂蜜香的茶葉,與西方紅茶接近,很受歐美老外喜愛,她補充:「茶葉生意如同泡茶,也一定要充滿誠意!」


 


專家說
行銷飲茶文化


  茶產業迄今未經政府加以整合、發展。例如像調酒、中餐、烘焙都有技術士證照檢定制度,但獨缺茶藝師證照。另方面,由上到下游的茶農、茶商只能單打獨鬥,猶如處於農業時代,因此建議投入茶產業的年輕人,更需要有「品牌」以及「行銷」概念。


 


(資料來源:壹蘋果網路 20090906日 報導╱帥文錦 攝影╱施偉平)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1918798/IssueID/200909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呂子瑜 老師 的頭像
    呂子瑜 老師

    呂子瑜老師的職涯諮商網

    呂子瑜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