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堆高機操作員 番婆身手 女中豪傑
堆高機是坊間常見的重機械之一,機動性強、活動範圍大,可配合棧板倉儲物件,合攏升高貨叉,結合鐵鍊與掛勾變身吊掛機,能裝卸、堆疊、轉搬貨物等,是各行各業通用的搬運機械。
操作重機械 她萬綠一點紅
操作這些重機械幾乎都是男性,台北縣36歲堆高機操作員洪佳雯是這個行業中罕見的女性,入行的啟 蒙 老 師正是 先生林建呈,林建呈綽號「番王」,她也被暱稱「番婆」,舉凡配合蔬果卡車卸貨、道路施工抬離汽車、裝置藝術品移至定點、工地建材半夜裝卸……,都難不倒她。
入行啟 蒙 老師正是老公
「番婆工作配合度高,技術純熟又細心。」台北縣議會議長陳幸進身兼寶石建設董事長,經過長期合作,對洪佳雯的敬業精神與專業水準讚譽有加。
老公綽號番王 她成番婆
為應付不同貨物、場地的需求,還得自己研發設計合用的輔助工具,這對夫婦就靠經驗,自製車床夾、棧板夾、棧板勾、荷重輪板(俗稱「溜冰鞋」)等,總能把顧客的麻煩事化繁為簡,準確而安全地達成使命。
即便如此,番婆與同行每逢裝卸或搬運精密的工業生產機械,都格外小心謹慎,「撞、摔到或缺一個角,動輒要賠償數千萬元」,實際上,的確有同行賠不起而「跑路」。
堆高機操作員的工資通常以時計酬,每小時500至1000元起跳,到地下室每下一層加收200元,再視搬運、載送的物件性質加碼,看似豐厚,卻不好賺。「全年無休,風雨無阻,24小時待命,隨傳隨到,工時長短不一。」洪佳雯說著操作員的工作特性,也可一窺這份工作的奔波辛勞。
全年無休 風雨無阻
她感慨,10幾年前業務應接不暇,黎明5點至深夜11點還做不完,近4、5年漸走下坡,許多企業、工廠外移中國或東南亞,「1天能跑2、3趟,就算不錯了。」
難度與危險性 都很高
勞委會統計,堆高機工安事故最多的3種行業是製造業、運輸倉儲通信業、營造業,5大職災因素是人員被堆高機撞擊、人員自堆高機上墜落或滾落、貨物倒崩塌、堆高機翻覆、人員被堆高機夾壓等,每年約10名勞工因此意外死亡。
堆高機工作的技術難度與危險性俱高,政府規定操作員須參加學術科課程,經實習與測驗,取得證照才能合法上工,這也是承攬公部門堆高機相關業務的必要條件。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2009/08/31 記者陳璟民/專題報導)
專題小檔案-怎樣成為推高機操作員
● 年滿18歲者,無學歷限制,均可受訓及報考證照。
● 今年9月實施證照新制,參加勞委會職訓局委外代訓機構「荷重在1公噸以上的堆高機操作員」課程期滿者,測驗方式須經勞委會中部辦公室「堆高機技術士技能檢定合格」,領得「堆高機技術士證」,才具有堆高機操作員資格。
● 今年8月底前,已取得堆高機操作員資格者,權益不因實施新制而受影響。
● 因應新制,勞委會中部辦公室堆高機操作職類術科場地評鑑合格的訓練單位,目前有34家,可上勞委會網站,進入本會簡介—組織架構—勞工安全衛生處查詢。
(資料來源: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處/整理:記者陳璟民)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09/08/31 記者陳璟民/專題報導)
小檔案-工作注意事項
● 非經訓練及測驗合格,領有證照者,不得駕駛及操作堆高機。
● 操作員的精神體力不濟時,不宜駕駛及操作堆高機,禁止飲酒時或酒後從事。
● 堆高機運轉不順,機件故障時,應即檢修。
● 與堆高機搭配使用的鋼索若變硬變脆,應即汰換,以免扯斷危及人員安全。
● 堆高機不得堆舉移動超過額定荷重的貨物。
● 行進間不得升降貨叉,速度不得超過能安全停止的速度。
● 路面有坡度、階梯、斜坡時,應更謹慎駕駛及操作。
● 行經通道交會口、視線不良之處,應減速並按喇叭。
● 堆高機翻覆時,操作員不要跳出車外,緊握車內並向車身翻覆的反方向傾斜。
● 除非堆高機另有附設座位,否則不可載人。
● 人員不得站立在堆高機貨叉上搬動貨物位置。
● 操作員離開堆高機時,應拉煞車,放下貨叉,關掉電源。
(資料來源: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處、洪佳雯/整理:記者陳璟民)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09/08/31 整理:記者陳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