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職場叢林!一個最殘酷但也最華麗的舞台。
有些人初入職場就如魚得水,那是因為他早就認清了這個叢林的遊戲規則;有些人則踉蹌顛簸,適應不良,狀況百出。在這些年輕人遭遇的問題背後,其實都存在若干他們「不願面對的真相」。
新兵們,不想在職場叢林快速陣亡,這些真相你不能不知道:
殘酷真相1 生涯探索想偷懶,No Way!
職場如戰場,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打仗是需要掌握敵我「情資」的,可惜的是,許多社會新鮮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不瞭解對方(企業),甚至不瞭解自己。
在宏正自動科技的台大校園徵才攤位上,有位名校機械系準畢業生填完履歷遞交給現場的招募人員,招募人員提醒他,「同學,你忘了填『應徵職缺』唷!」他停頓了幾秒鐘,一臉茫然地說,「其實,我根本不知道我能做什麼,不然,你先看看我的條件,幫我填一個合適的好了。」
這並不只是一個個案,許多企業人資也反映履歷表上常出現應徵職缺留白的問題,起初他們以為是「忘記」,經瞭解才知道原來求職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專長能對應那個職缺,對於各職務的工作內容也缺乏概念。「有些求職者甚至連招募企業的動態都不是很清楚,前來應徵,只是因為剛好有開出職缺,或是被人力銀行系統信通知了,」富邦金控人資處科長王衍偉搖頭說道。
而且,有些年輕人把「喜歡」跟「適合」混為一談,「但事實上,你『喜歡』的工作,不一定『適合』你,」Career就業情報董事長翁靜玉認為,這都是因為對自己的專長與性向缺乏認識,僅憑直覺行動,當然很容易鎩羽而歸。
殘酷真相2 這是個買方市場,降低你的薪資期望值吧!
「薪水,應該是新鮮人進入社會最大的期待落差吧,」一家知名半導體大廠高階人資主管表示,儘管他們公司給的薪水已經高於業界水準,國立大學名校理工碩士都有4萬多行情,但還是有不少年輕人認為「太少」,「如果你對這個數字不滿意,其他產業的行情只會讓你更失望。」
去年,有媒體對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做了一個2007年新鮮人職場適應度調查,發現對薪資感到「不滿意」的新鮮人比例高達77%,其中,94%的人認為所獲得的實質薪資低於預期薪資,顯示出企業願意支付的薪水行情,與新鮮人預期薪資有明顯的落差。
這落差有多大呢?根據人力銀行做的新鮮人起薪調查報告,大學畢業生希望拿到3萬元左右的底薪,而碩士畢業生的期待更高,希望能有3.7萬左右薪資,但這與企業的給薪行情中間存在2,000~4,000元差距,因為去年研究所畢業生起薪平均值為32,755元,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平均是28,631元,而專科畢業生的起薪平均值則落在26,030元。而勞委會的調查數據也與此相仿,一般大學生起薪平均月薪26,700元,碩士約31,567元。
「對新鮮人來說,求職一定是『買方市場』,你必須要認清這一點,」她建議年輕人,既然現實無法改變,要著眼的不是現在的薪水,而是未來的薪水。
殘酷真相3 「打雜」其實就是「蹲馬步」
許多社會新鮮人滿懷抱負進入職場,正想開始「大展長才」時,卻老是被交代去做些看似「打雜」的瑣碎工作,有人因此萌生「懷才不遇」或「大材小用」之嘆,尤其又以一些學歷耀眼或在學期間叱吒風雲的新鮮人最容易有此想法,不時拿在學時的風光和現在的處境相比。
一些新鮮人覺得很「無聊瑣碎」的「雜事」,其實是深入該行業的馬步功夫。廿一世紀公關總經理俞竹平表示,剛入行的小AE,一定要從讀報、剪報、蒐集資料、寫報告跟客戶回報、打follow up call( 確認電話)等基本功做起,要累積足夠成為專業顧問的行業知識,非得經過這一關不可,但很多新人往往耐不住繁瑣就輕易放棄。
新鮮人對「基本功」缺乏耐心,很可能流失重要的表現機會。遊戲橘子人資處長張文杰以前帶過一個新人,對方非常討厭算薪水、加退勞健保這種枯燥「雜事」,做起來意興闌珊,認為自己應該承擔「更重要的工作」。張文杰原本想讓這個新人幫忙舉辦校園徵才,好激發他認真工作的動力,但張文杰的老闆卻反對,理由是:「他連這些基本的東西都做不好,如何能負擔更重要的事?」
殘酷真相4 職場沒有絕對公平,愛計較休想出頭!
社會新鮮人要有一個心理準備:職場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或者精確點說,沒有「立即的」絕對公平。斤斤計較自己是否做得比人多、得的比人少,或是過度追究自己的功勞為何沒有被彰顯,反而對自己不利。
如果你很打拚,同事卻很打混,先別激動不平。3月分美國哈佛大學才剛發表一份研究:在彼此地位平等的狀況下,費事懲罰懶惰的團隊成員可能產生反效果,因為這會導致報復循環,對每個人都帶來毀滅性的結果,對自己或對團隊都沒好處,靜靜不理他可能比較好。
除非你的老闆實在昏庸到極點,否則,只要你夠努力、夠出色,不用擔心不會被看見,重點在於你是否有所成長,至於擺爛的成員有沒有得到「報應」,根本無關宏旨。
如果你有機會可以負擔額外的工作,其實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那正是你大展身手的機會。俞竹平表示,組織在考慮升遷人才時,只會提拔那些願意多承擔的人,「做好分內事是應該的,如果你只願意做好分內事,那跟其他人又有何異?」
殘酷真相5 別以為換一家公司會更好
「新鮮人短時間就陣亡,大概有一半是肇因於人際問題,無論是來自老闆或是同事,」士林電機人力資源處長林榮彬表示。
校園裡的利害關係較淺,但職場上則不然,同事之間是既合作又競爭的,主管則背負著部門甚至公司榮枯的責任,不能期待大家都慈眉善目,耐心等待你慢慢成長,甚至忍耐你停滯不前。但是許多社會新鮮人初入職場,卻常被這種職場文化嚇到,稍受臉色言語就滿腔悲憤想打退堂鼓,另覓一個主管或同事沒那麼「機車」(刁鑽惡劣)的地方。
遊戲橘子人資處長張文杰在進用年輕人時,比較喜歡有一點工作經驗者,或在學期間就有打工過的人,「因為他們對職場或老闆,比較沒有『想像』跟『現實』之間的落差,否則,很容易就適應不良。」
「當然,若你始終只是糾纏在『希望別人瞭解自己』的心態下,那麼,就算換了另一家公司,同樣的問題還是會不斷重複發生,你永遠會碰到『機車』的主管或同事,直到有一天你終於大徹大悟為止,」謝尚勤鐵口直斷地說。
資料來源:Career職場情報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