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許多學子利用漫長假期打工,報紙上眾多的求才廣告,常暗藏詐騙等危機,嘉義市社會處提醒暑期打工族在應徵工作前,除了請朋友、家人陪同面試外,則事先打電話告知親友欲前往面試地點,保障自身的安全。
社會處指出,暑期打工族注意事項,包括求才廣告常未註明公司名稱、地址、電話及聯絡人。公司對於徵求的人才常無資格條件限制,吸引無工作經驗的新鮮人。求才廣告上常標明誇張的薪資、福利條件,如月入數十萬。面試時才知公司營業內容或工作項目與廣告不一致。
社會處表示,或是面試時需繳交身份證、報名費、保證金、制服費及訓練費等,或是要求職者購買產品,否則離職。進入公司感覺並無其他員工,或是公司空盪盪,員工並沒有在工作。面試人員對於工作內容交代不清,只想要求職者接受工作。面試或是剛進入公司,公司急迫要求簽立任何內容不明契約,且不讓求職者回家考慮或將契約帶出公司。
社會處說,打工族在應徵工作時,更應謹記「五不、五問」求職安全守則,五不就是用途不明的錢不繳、不清楚的產品不買、證件及信用卡不交、內容不明文件不簽、違法勞動條件不接受。五問則是就是要問清楚,公司是不是合法正派經營?公司是否正常運作?是否暗藏人身安全陷阱?面談是否草率?待遇合不合常理?
求職安全、防騙教戰守則、就業權益、求職陷阱案例及暑期工讀機會等,可上全國就業e網青少年專區查詢http://www.ejob.gov.tw/special/student_new/main.aspx。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08/07/10 記者黃國芳嘉義市十日電)
【求職防騙教戰守則】-資料來源:全國就業e網
一 、 應徵前做好『三大準備』
(一)請朋友、家人陪同面試,或事先打電話告知親友欲前往面試之地點。
(二)檢視欲應徵公司是否有下列情形,若有,請提高警覺、小心受騙:
1. 連續數週或數月刊登徵人廣告。
2. 徵人廣告內容記載不合乎常情的待遇優厚,公司業務、工作內容模糊不確定。工作輕鬆、免經驗、可借貸。
3. 徵人廣告內容僅載有公司名稱及地址或僅留電話、聯絡人、郵政信箱、手機號碼。
二 、 應徵當天堅守『五不原則』
(一)不繳錢︰不繳交任何不知用途之費用。
(二)不購買︰不購買公司以任何名目要求購買之有形、無形之產品。
(三) 不辦卡︰不應求職公司之要求而當場辦理信用卡。
(四)不簽約︰不簽署任何文件、契約。
(五) 不離身︰證件及信用卡隨身攜帶,不給求職公司保管。
【不實招募廣告及求職陷阱案例剖析】
一、為不實之廣告或揭示-違反就業服務法第五條第二項第一款
(ㄧ)假徵才真銷售產品或服務
三十歲的宗翰高中電子科畢業後就在工廠工作,但是一直懷抱科技夢的宗翰,當他從報紙上看到一家名為「中華XX科技公司」正在招募儲備幹部,薪水不但有三萬八千元之多,而且也沒有學經歷的限制,於是便興致勃勃的去面試,沒想到面試相當順利,宗翰馬上就錄取了,而且公司要宗翰隔天就去上班。
第二天宗翰穿著正式西裝到「中華XX科技公司」報到,報到的第一天是一連串的新進員工訓練。第一節課,先由公司襄理向他介紹公司的沿革,隨後由輔導員跟他作一對一面談,親切的輔導員讓宗翰很高興能有這樣的前輩帶他,他們聊得很愉快,不過大多都是聊私事,包括宗翰之前的工作、待遇、是否有積蓄、信用卡、或現金等和錢有關的事情。
第二節課宗翰和其他四十幾位新進員工一起聽講師介紹公司生產的產品,講師說公司主要是生產具有醫療保健效果的高科技產品-「金鵰氣血循環機」。第三節課,講師說明公司待遇(每週週休、底薪二萬四千元、全勤二千元,另有績效獎金、工作滿一年還有海外旅行等等特別待遇),並說他們是經由四百人面試中留二百位,然後再從複審中留下七十幾位,最後再由公司篩選四十幾位人選,但公司只有十二個儲備幹部,這時公司說每人終身有三次的行銷見習,以第一次成功行銷六台「金鵰氣血循環機」為錄取標準,並且說決定權在自己。此時宗翰的輔導員鼓勵他先將產品買下,然後再找行銷的對象,就算不賣也可以自己用,如此才能儘快成為儲備幹部。一心想成為科技公司員工的宗翰,立刻刷卡買下一台員工價要一萬五千元的「金鵰氣血循環機」,輔導員說市價一台要二萬五千元。
交易後,公司馬上安排上一連串的員工晉升培訓課程,隔天還考試,課程期間共一週。結訓後,輔導員會解說薪水制度,要求再買滿見習剩下的五台,並說明反正每位員工遲早都得買滿六台,現在先買,也是一樣,而且產品很好賣,因市價賣二萬五,你只要賣一萬七就賺了二千元。
這時覺得不太對勁的宗翰想離職,並且要求退貨,輔導員會解釋說,我們這裡不是賣東西的地方,所以無法退貨,而且也已經過了七天的退貨期。
手法分析︰
* 公司的名稱聽起來規模好像很大,例如XX國際公司、XX生化科技、生物科技或奈米科技公司等名稱,讓求職者誤以為是科技公司徵才。
* 廠商在報上或網路上刊登徵求行銷、客服、助理、行政…等相關人員。
* 報上及網路上刊登之公司名稱及內容可能不同,但其實是同一家公司。
* 民眾若在網上登錄求職基本資料,廠商會透過網路主動打電話給你,聲稱自己是XX科技公司,幫你安排面試時間,若民眾並無主動投履歷時請注意。
* 面試官對於求職者之問題通常含糊帶過,且面試內容並無重點。
* 公司便要求求職者必須購買公司產品,才能成為正式員工。
* 會誘逼應徵人員購買商品。
* 此種公司在準備面試時,多會在大型會議室中,會場有近百位求職者在台下,但其實裡面混有許多公司員工,並用二對一緊迫盯人的方式,使求職者一時不查,買下昂貴的商品,準備成為會員。
剛從學校畢業,急著想找工作來貼補家用的小玲,在報紙上看到某公司要徵人職缺是:「行政職員」,工作內容在徵才廣告上刊登的是:「資料整理、報表統計彙整, 學歷限制則要求高中職以上、月薪23,000元。」小玲心想,這樣的工作條件及工作內容,應該是自己的能力足以勝任,除可以有收入自給自足以外,工作之餘也有再進修的打算,因此,小玲決定到這家公司應徵,當作自己踏入社會的第一個試金石。
小玲依照該公司聯路人的指示,在約定的時間去公司應徵之後,小玲馬上感受到幸運之神給她的善意安排,在當天即被公司主管允諾錄用,並要求在下個星期受訓兩天之後就開始正式上班。
小玲滿懷著初入社會的學習心態參加公司所安排的職前訓練,在參加該訓練時,還心想這是一家有規模、有專業的公司,連「行政職員」的工作都要接受職前訓練,覺得自己很幸運的進入一家對員工教育訓練及制度都很完善的公司。在訓練課堂上,小玲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同梯次受訓的同仁,不論應徵公司的哪一個職務,都適用同一個訓練課程。而在公司對小玲及其他新進員工講解獎金制度及發放方式時,小玲才第一次聽到公司提及有關生前契約的事,也才知道公司主要營業項目及商品就是處理往生者後事等大小事務的「生前契約」。
剛開始正式上班的時候,小玲的主要工作只是整理公司寄給客戶的信件和劃撥單。上班不久之後,小玲的主管開始遊說和小玲同梯的新進同仁購買公司的產品—「生前契約」。有些人被公司獲利優渥的說辭打動了,紛紛購買了生前契約。對於那些沒有購買的員工,主管便以該員工「對公司經營理念無法認同,無法成為共同打拼及開創事業的好夥伴」為由,開始極盡所能地加以刁難,迫使他們自動離職。小玲在這樣的工作環境壓力下,也簽約買了分期付款的生前契約。而小玲手頭上也沒有多餘的現金,就在公司的遊說及代為開立公司的在職證明下,由公司人員陪同小玲到銀行辦理「現金卡」,預借了用來繳納的簽約金及十六多萬的契約對價,小玲愈來愈覺得奇怪,薪資都還沒領到,卻已經欠了銀行一大筆債務,更離譜的是小玲連從銀行借出來的錢摸都沒摸到,就已經接到銀行的催繳通知。向公司要求解除契約退款,公司卻已以超過七日無法退款為理由加以拒絕,小玲知道自己被騙了,於是檢具相關證據向當地勞工局申訴自己求職被騙的遭遇。
手法分析︰
* 這類型的非正規公司多利用受訓期間作產品介紹及邀約購買產品,並且藉投資報酬率比較說明,強調獲利數倍成長;以是否有購買該公司產品作為受訓後篩選合格職員人選的手段,誘逼應徵人員購買商品。
(二)假徵才真誘使加入多層次傳銷或加盟
某些電子商務公司以直銷方式吸收會員,這些公司並不在乎你應徵項目,也不希望你成為名符其實的職員,而是希望你成為他們的會員,如此不但可規避勞基法的約束(會員非職員),又可賺進大把鈔票(加入會員費由5,000~39,000不等),繳完會費後,便希望你多拉幾個會員, 並向你說明可從中抽取佣金,使你越陷越深。
也有公司利用不對等的價格招攬商家參加網店,並將網店分成許多等級,從十萬到三十萬元都有,但網頁空間僅有區區幾10 MB而已,如果是委託公司製作又有許多費用。事實上只要有固定IP, 用最簡易的Font Page架設網頁,是不用半毛錢的,且有更大的空間使用,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會的技能,卻要收十到三十萬元,真可謂暴利。
家庭主婦的王媽媽,五十歲,「這間公司找志工媽媽很久了!上上禮拜登、上禮拜又登、這禮拜還登,找這麼久還找不到,應該挺急的!我這會兒去面試應該比較容易。」推著老花眼鏡的王媽媽小心翼翼的抄下聯絡電話及地址,然後撥了電話到對方公司去!
「XX生物科技臺北分公司您好!請問您找誰!」對方電話詢問著。
「小姐您好!您是許小姐嗎?我要應徵志工媽媽。」從未與陌生人交談的的王媽媽緊張的說著!
「太好了!我們面試時間恰好是明天早上十點,地點是XXX,記得帶身分證和印章,如果順利錄取,就可以幫您辦勞健保哦!」
「小姐謝謝你!再見!」王媽媽興奮的掛上電話後,才發現忘記問人家工作的內容是什麼!反正面試成功的機率,似乎從電話聽起來挺高的,說不定再打電話過去,人家會嫌我們囉唆呢!
第二天早上九點五十分,王媽媽抵達面試地點,說明來意後,被帶入一間中型教室,教室中已有二十多名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婦女不停交談著,抬頭看到牆壁貼著一張世界地圖,上頭圈著許多小紅點,白板上畫著複雜的組織架構,不過旁邊又畫著更複雜的獎金制度,寫著一代!二代!三代!
「嗨!王太太嗎?要不要過來跟我們一起坐!」兩位打扮入時的中年婦女熱絡的招呼著,似乎是櫃檯的小姐已先報備過了!
「她是林太太。我姓陳,我們已經在這間公司做了三年了。來!不要緊張,我們做你旁邊陪你一起!」不管王太太滿臉的狐疑,兩位中年婦女一左一右半強拉著王太太入坐,還挑了較前面的位置。
王太太緊張的抓著自己的包包,不自然的與身旁的兩位女士對答,環顧四週,許多與自己相同的太太們也一樣被兩位公司所謂的「員工」生疏的聊著!突然間,王太太隱約的有一種感覺,與其說和大家熱絡些,不如說是被二對一的監控!
突然間,啪!的一聲,大家的注意力硬生生的被抓回講台上,台上出現一位西裝畢挺的年輕人,在桌上順手放上一大疊的宣傳資料,然後傳給現場的每一個人。
「各位學員!大家好!我是美國某大科技公司的行銷副總,歡迎各位成為臺灣未來生化科技的開發前鋒!首先,我介紹與女性最切身的生化產品-賀爾蒙胎盤素!但這之前,要先幫大家來回味一下學生時期的健康教育課程…」相當有魄力及自信的聲音就這樣滔滔不絕的講下去了!一邊講還一邊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女人的身體!
和王太太一樣許多年近半百的歐巴桑們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及耳朵,這算什麼!一個看起來還沒斷奶的傢伙居然想跟老娘談女人的身裏構造,當場,就有一位阿嬤頓時發作站了起來!
「年輕人!我們這些人吃過的鹽巴比你吃過的飯還多!再說你哪個不講偏偏要挑這個講!還對著我們畫女人的身體,還把那裡畫的那麼明顯,真的是XXXX」,隨即這位阿嬤就被旁邊的人就這麼請了出去!
「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多!但她也吃得太鹹了!好!我們言歸正傳,這四瓶九千七百五十元的賀爾蒙胎盤素究竟要怎麼賣比較快?當然啦!自己擺地攤?別傻了!不如找你認識的人幫你賣!我先說好,我們不是傳銷,我們是獎金制,每賣一組你抽三千元!世界上不是男人就是女人,只要是女人通通都用得到!你可以先買一組啦!馬上省三千…」年輕的副總又滔滔不絕的講下去了!
望著台上四小瓶藥水!王媽媽迷惘了!盤算著鄰居韋太太、許太太是不是會買,突然間,看到手上緊握的一張紙條,整個人明朗的起來!原來是她昨日小心翼翼剪下的求職版,公司徵的是「志工媽媽」,下面還有一排細小的文字「內勤」,報上登的居然又和現在台上講的不一樣。
「對不起!我突然想起家中還有事,我先走了!改天有空再來!」王媽媽豁然站起,客套的說著,不分由的甩開隔壁兩位「監控」女士的手,頭也不回的奔了出教室。
手法分析︰
* 公司的名稱聽起來規模好像很大,例如XX科技,XX國際公司。
* 應徵人員一開始並不知工作內容和性質,公司亦不明確告知。
* 受訓期間公司會做商品介紹及邀約購買其商品。
* 公司會做投資報酬獲利比較說明,強調獲利成倍數成長。
* 以直銷手法以達行銷目的。
* 兜售的產品,不外乎氣血循環機、SPA機、臭氧機、高壓氧療程使用護照、酵素乳霜、美容養顏人蔘加金粉、胎盤素,使求職人成為其下線並購買高於市價許多的產品。
(三)假徵才真誘使求職人投資
秀秀看到報紙上有間外商公司在徵抄寫員,月薪28,000元,就前往應徵。公司作落在市區地段昂貴的商業區,大樓相當氣派。面試的時候,經理說明是內勤工作,主要負責一些報表和帳務的資料、處理繕寫等行政文書工作。錄取的情況比想像中順利太多,才面試完的當晚秀秀就被通知隔天開始上班。
公司內部劃分為一間一間的小辦公室(類似包廂),每個新人都被主管帶開隔離著,進入每間辦公室都需要輸入密碼。剛開始工作的一個禮拜,每天依當天的工作內容,還會安排不同的辦公室,令秀秀覺得奇怪的地方是很少接觸到其他的同仁,公司的說法是為了保密帳務資料。一開始秀秀的確做著簡單抄寫的工作,並處理一些報表,公司還很體諒地讓秀秀可以彈性選擇上班時間。之後並由兩位資深同仁開始帶著秀秀計算一些公司買賣的利潤報表。秀秀漸漸發現公司買賣的利潤實在太優厚了,才知道公司是操作外匯買賣的,兩位資深的同仁說只要熟悉操盤根本是穩賺不賠,就慫恿秀秀加入。剛開始秀秀還不為所動,但是不斷看著身邊的同事賺進大把鈔票,秀秀因此動搖。
剛開始秀秀還不敢投下太多錢,只敢幾萬元的小筆買賣外幣,對賭漲跌。但利潤實在比她想像的優厚太多,於是投下愈來愈多的錢。當秀秀幾乎投下所有積蓄的時候,她開始賠錢了。著急的秀秀想停止繼續交易,公司卻告訴秀秀已簽下合約,沒辦法退錢。最後公司說秀秀操盤錯誤,要再拿出20萬,否則連原來的100多萬都拿不回來!
黃太太結婚後,便離開職場專心照顧家庭,現在孩子已經上國中了,想要二度就業的黃太太,翻開報紙的求職廣告版找工作,看到某外商證券投顧公司正在徵內勤職員,薪資好高,有30,000元,年齡的限制是25-60歲,男女不拘,感覺待遇不錯,條件限制不多。
黃太太打電話跟這家公司預約應徵的時間、地點後,即穿著正式的服裝,出發前往該公司面試。公司在一棟商業大樓裡,看起來很新,黃太太一到公司,櫃檯美少女便將她帶到會議室填寫履歷並核對身分,然後等待面試。和黃太太一對一面試的經理年紀約莫三十出頭,對黃太太所應徵的內勤職員,該經理說:「工作的內容很單純,負責報表的處理、收發,文件的建檔、歸檔;工作的時間為AM:10-00~17-00,週休2日。」同時經理還特別強調學經歷不拘,也不需專門的技能,享勞健保,第一個禮拜是試用期,但上課的時間多半分為AM:10-00到2-00或PM︰2-00到5-00兩個時段。
黃太太晚上回到家便接到這家外商證券投顧公司的錄取通知,第二天黃太太依規定的時間上課並到櫃檯處簽到。該公司的職員都用英文互相稱呼,今天黃太太上課時,被指派的講師是一名才二十幾歲的JANE,黃太太和另一位自稱林小姐的同事一起上課,JANE拿了一份資料和講義給她們填,之後便離開,過了半小時才回來。這半小時中,林小姐一開始即和黃太太談論要不要投資的事宜,鼓勵黃太太說:「這家公司是以每個人美金一萬元及四、五個人合夥投資的方式。」還說自己已經找了二個親戚要一起投資,並且不斷強調獲利、賺錢多麼容易,說得天花亂墜。到此,黃太太才明白這家公司徵人的目的,只是為了吸收資金或賺取傭金而已。
手法分析︰
* 公司的名稱聽起來規模好像很大,例如外商XX證券投顧公司、XX美商金融公司。
* 這期間徵人廣告出現的頻率相當高,常常換不同的報紙繼續刊登。但他們會聲稱只錄取一位名額,造成求職者有〝好公司很難進去〞的感覺。
* 徵人廣告薪資多半高出一般正常的標準,幾乎都會超過3萬元(除了本薪以外,還包括全勤獎金、交通津貼、伙食津貼)等。
* 通常很短時間之內便通知錄取了,甚至現場就問你何時可以來上班。
* 這類地下外匯買賣公司,多利用報紙或網路,以求才名義徵人,事實上根本不是徵求一般員工,而是藉機慫恿、說服已錄用的求職者進場買賣外匯,藉此賺取手續費。求職者最後通常被解雇、領不到薪水、或損失一大筆錢。
(四)假徵才真詐財
老陳,五十歲,臺中人,面臨中年失業。一日在信箱內看到一則求才DM,XX西服徵人。求才廣告並未寫明什麼職務,老陳心想,反正失業中,去看看好了。到了西服館面試,老闆告訴老陳,進來西服館就得先替自己訂作制服才能工作,當場請老陳現場簽繳本票三萬元。老板請老陳明天再來上班,隔天,老陳進西服公司要上班,老闆卻請另一員工帶他,說要到另一分店據點工作。老陳一進去才發現根本不是西服館分店據點,分明就是色情場所;另一員工跟他說進來這裡端盤子當小弟很好賺啦,一個月有三到四萬元,雖然比較複雜一點,可是景氣這麼差,能有這行情也是挺好的,老陳發覺情況不對,趕緊逃離現場,並且向臺中市政府勞工局提出檢舉。
手法分析︰
* 這類公司通常在報紙或夾報廣告打著XX保全公司、XX企業、XX俱樂部、XX國際美容之名徵保全人員、店員或服務人員。求職者面試時,便請其繳交二萬至五萬元不等的保證金或置裝費,或現場請求職者簽本票、支票或信用卡甚至繳交現金,並告訴求職者若不繳交則無法提供職務。這些公司有些是虛設的,而且面試地點跟刷卡付費的地點通常不同。
北市勞工局接到廿多歲陳先生申訴,遭受求職陷阱之害,陳看到報上刊載「隨車伴遊司機月入十萬」的徵才廣告,因為雇主強調須以雙B轎車接送貴婦人,而且願意提供出租高級轎車服務,要求陳先付租車款,沒想到陳匯款十多萬元後,雇主即不見蹤影,最後才發現是一場騙局。
該局接到不少求職者被騙上當的案件,不過像陳姓男子一樣,從頭到尾都未見過「雇主」,只知道雇主自稱Andy,而被騙匯款的例子,該局還是第一次接到。陳先生因為找工作不順利,一看到報上徵伴遊司機,馬上依報上刊登的手機號碼與對方聯絡,對方詢問他的姓名、電話與生辰八字後,雙方約在兄弟飯店大門口見面。
不過,依約在飯店前等待的陳先生,並沒有看到「雇主」,反而接到對方打手機來說,客戶剛剛坐在車上看過陳先生後很滿意,因此答應錄取陳,並要求陳在某個週休二日下午,到凱悅飯店門口負責接一位中南部北上的貴婦人遊玩。
陳先生不疑有他,準備依約前往,不過「雇主」又打電話來,表示貴婦人須坐雙B轎車出遊,因為陳先生是機車族,雇主說願意提供出租高級轎車服務,但須先將租車款十多萬元匯到指定帳戶才行,只要付了款,會有一位司機將轎車開至飯店交給陳先生。
陳先生匯完款後,由於在飯店門口久候轎車不至,又等不到貴婦人,心急打手機給「雇主」,可是始終聯絡不上,此時才知道自己受騙上當。(摘自 聯合報92年4月14日B2版)
手法分析:
* 這類公司通常在報紙或廣告刊登徵「伴遊司機」或貴婦人伴遊司機等,而報上刊登聯絡電話多為手機號碼。公司與求職者約定地點多非在辦公室,而是類似飯店門口之公共場所。當求職者依約到達見面地點,對方會主動打手機與求職者聯絡,表示需要有雙B轎車;若沒有,公司可以提供,但是要求求職者必須先繳交十萬元以上的押金,且以匯入指定帳戶的方式繳交。等求職者將錢匯入指定帳戶,已聯絡不到雇主。
小古和許多時下的年輕人一樣,都懷抱著明星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看見報上刊登的徵求模特兒廣告,他想自己的外在條件也不錯,應該很有機會,便鼓起勇氣前往經紀公司洽詢,沒想到去了之後,公司的職員告訴他,公司是訓練公司,要先加入會員,如果不加入也可以,公司可以幫小古拍攝宣傳照或是錄製宣傳帶,再幫小古推介演出機會。小古一聽拍攝宣傳照就要上萬元,而自己又還是學生,根本沒有這麼多錢,而且報上的徵求模特兒廣告並沒有說明原來這是一家補習班,小古當場有受騙的感覺。
手法分析:
此類求職詐欺手法近年來越來越多,其手法可分為以下數種:
* 1.經紀公司類:
以替各類廣告商推介模特兒為由,賺取超出市價甚多的高額拍照費、加洗費、V8試鏡費、保證金、造型費、宣傳費、Model卡等費用。
* 2.唱片公司類:
以和錄音室結合,錄製個人唱片為由,來賺取高額宣傳費、補習費、簽約金、錄製CD(VCD)費。(亦有唱片公司自設錄音間者,詐騙手法相同)。其費用依市價衡量,顯失公平。
* 3.演員訓練班類:
以製作未知的電視(電影)劇為由,招收演員,並收取高額的排演費、訓練費,卻只能擔任臨時演員,甚至無演出機會,造成使求職者入不敷出的情形。
* 4.假借傳播公司、電視公司的名義徵求演員類:
利用開班授課來賺取訓練費,受訓者領不到演員證,然後該公司再以各種因素為由,一再地受訓、花費,收取訓練費。
* 5.網路模特兒公司類:
模特兒前往應徵,自掏腰包拍攝照片後,以為自己的照片會被刊登在網站上,結果發現網路上的清涼寫真照不是自己,而是日本不知名清純美麗的高中女生。此為色情網站及0204色情電話的常見手法,求職者會發現對方開始慫恿自己加入其旗下語音女郎,甚至從事色情交易。
這種公司的行徑,經常會打擊求職者的就業信心,造成求職意願降低。歷年來演藝公司詐財、斂財的案件層出不窮,求職人應多加防範。上列的任何一種公司,若屬正當經營,於試用期間不應收取與市價衡量顯失公平的高額費用(訓練費、簽約金、宣傳費、拍攝費、訂棚費、會員卡費、製作費、錄音費、宣傳卡費、加洗費…等),而讓受訓者透過正常比賽及面試考核通過,再經由公司與求職人雙方同意後簽下履約保證。而且,公司基於栽培旗下藝人,所有的支出應由公司承擔,不應跟受訓者收取費用;模特兒的宣傳成本亦應由經紀公司自行吸收。若宣傳成本中有模特兒其它應付的費用,也應由通告拆帳收入中扣除,公司不宜先行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