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生畢業只能當老師的觀念已過時。台師大昨天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超過8成師範生有意從事非教職工作,近5成覺得不想從事教職的原因是「志不在此」、3成認為家長溺愛子女導致教師難為,還有2成7學生認為是「甄試難考」。
台師大委託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超過5成受訪企業表示樂於進用師範體系畢業生,有4成6企業曾進用師範生,以業務、客服、貿易人員居多。
調查顯示,現階段從事教職的師範生只有5成,另外一半師範生從事非教職工作,其中更超過8成師範生畢業後有意從事非教職工作,原因不外乎是少子化、老師職缺僧多粥少,不僅師範、教育院校轉型,學生也紛紛轉換跑道。
1111人力銀行副總兼發言人吳睿穎指出,企業普遍認為師範生的就業優勢為文字能力、責任感及口語表達能力佳;需要加強的能力則是應變能力、抗壓性、社交能力。
畢業於台師大數學系的羅任遠,大學畢業沒有實習,選擇念研究所,畢業後先至壽險公司服務,現階段積極準備精算師考試。他表示,因為看到不少學長姐考教師甄試考到「怕到了」,寧願先出社會工作,等時機好再回頭實習。
畢業於高師大英文系的李靖文,現在是晶華飯店人資副總。當過3年老師的她,覺得人格特質不適合當老師,決定到瑞士攻讀飯店管理。「師範生不一定要當老師。」她說,面試過無數學生,發現師範生優勢是責任感和流暢的口語表達。
台師大將在20日舉辦就業博覽會,超過70家廠商、1500個職缺釋出,包括電子科技、資訊服務、百貨零售等產業,配合師範畢業生多元化就業趨勢。
(資料來源:聯合報 2009/05/19 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相關報導】
數學系畢不當老師 「精算」個人生涯
「當老師」不再是師範畢業生的唯一選擇!由台師大委託人力銀行,針對師範畢業生就業現況調查,結果顯示已有3成4的畢業生從事非教職工作,更有高達8成6的學生表示有意願另謀教師之外的工作。
2年前畢業於師大數學系的羅同學,最初因為家人期望進入師大就讀,然而他觀察,一旦當老師後,心境與經濟都太過穩定,不符合自己的個性,因此毅然放棄教學實習,轉往就讀清大統計所,去年應屆考取金融機構精算師。
「我爸爸和哥哥都是師大畢業,一個是地理老師,另一個是化學老師。」羅同學說,「雖然教師起薪較高,然而不符合我的志向,幾經考慮之後,我決定轉往非教職領域發展,先考取研究所,增加求職競爭力!」
羅同學表示,師範畢業生的頭銜曾帶給他困擾,「我經常面對『為何不當老師?』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感到厭煩。」他解釋,近年來越來越多師範畢業生往非教職領域發展,建議學弟妹不要因為校名而限制自己,可以規劃教師以外的職涯生活。
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建議學弟妹,無論是一開始就決定不當老師,或者是為教職之外的工作儲備後路,都須及早規劃,才能走得更順利。「大三、大四才開始規劃未來可能太晚了!以我而言,金融業不少同事早在大學畢業前就把該考的證照考完了,而我現在還必須苦苦追趕。」
羅同學強調,師範人受校風影響,性格樸實、做事腳踏實地,對於主管交辦的任務很有責任感,不會慢慢做、不會拖,這也是他渡過試用期的主要因素。「師範人只要能及早規劃,善用認真與樸實的特質,不當老師也能有好發展!」
(資料來源:2009/05/19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李宛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