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年每到34月畢業季前,各校莫不賣力辦理校園徵才博覽會,不少應屆畢業生更視此為求職前哨戰。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認為,就業徵才博覽會對理工科系就業較有幫助,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認為校園徵才能幫助社會科系或是文學院學生就業。


  為了了解校園徵才博覽會究竟是否發揮功效?Yes123求職網於本月2日進行網路調查,受訪者以2040歲的上班族為主,總計回收有效樣本1,422份。


  結果發現,早在校園徵才活動之前,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找頭路,高達1/4受訪者表示今年在3月之前就開始謀職,畢業之前會展開動作的也逼近五成。


  至於校園徵才博覽會是否有效?調查發現,認為校園徵才有助「了解企業用人需求」的人佔最多,其次才是提供「較多工作機會」,及「可搶先投遞履歷」。


  但也有兩成一的受訪者今年不想參加任何學校的徵才博覽會,認為「像大拜拜,很商業化,幫助不大」、「沒什麼幫助,還是要透過其他求職管道」。


  對此,逢甲大學校友聯絡室暨就業輔導組秘書林秋松表示,一般來說廠商在這類徵才活動中,一次會收到大量的履歷表,未必會馬上消化完所有職缺,甚至持續到半年後才收到聯絡的也有。即使求職者沒有一次就找到工作,也可以在畢業前了解自己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


  另外,徵才博覽會最為學生詬病的是,參展的產業窄化,明顯偏愛理工、商管學院的畢業生,認為博覽會對這兩大學院的學生有幫助者分別為55.4%31%


  只有不到百分之一(0.5%)認為這類活動有助農學院就業,其他「弱勢學院」依序為法學院(1.0%)、醫學院(2.1%)、文學院(4.6%)、社會科系(5.3%)。對此,包括成大副學務長李劍如等各校就業輔導人員均表示,其實近來學校已經致力提升文法商等工作機會。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2008/03/09 記者 洪素卿 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呂子瑜 老師 的頭像
    呂子瑜 老師

    呂子瑜老師的職涯諮商網

    呂子瑜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